儿子住的青城小区院子里种植了不少马兰花,今早路过,一片片兰花、绽开的很是可爱,不由得感叹,时过境迁,野地里的草竟然身价增成了城里人喜爱的花了。
说起马兰花,它算是我的老朋友了,初入记忆,应是很小的孩提时候。在老家,没有洋名,马兰花被叫马莲,没有花的待遇,说它是草,但牛羊不吃,其地位也就打了折扣。
我百度了下:马蔺,别称马莲、马兰、马兰花、旱蒲、马韭等,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,是白花马蔺的变种,多年生密丛草本。根茎叶粗壮,须根稠密发达,长度可达1米以上,呈伞状分布。
春里开花的季节,马兰才有了欣赏的价值。浅蓝色的花,窜出了叶丛,乍开的几个花瓣,显的独特别致,是花,如蝶,风中轻荡,蓝色鲜艳纯粹,粗糙却雅,别有一番韵味,引起孩子们的欢呼,大人们的青睐。不过,由于年岁太小,那时农村还处在吃不足的时代,赏花对当时的我,兴致索然,由于不能果腹尝鲜,便未能进入关注之列,主要不能食,劁草的孩子们也就瞧不起它。花期过后,马莲草前,就少有人驻足了。
马莲花,最受欢迎的地方,是菜园。那时是集体所有制,生产队的菜园里,地边,畦界,水井的井沿高台旁就有了它们的身影。野马莲在菜园落足,是种园人把它们专门移栽到此的,因为它们在菜园里,有着独特的作用。
过去的菜园,以生产队为单位,几百口人都靠菜园吃菜,从春到深秋,菜园里的各种菜都有,收获的日子,能分的蔬菜,按人分到户,平常日子里,谁家有大事小情,也可以去菜园里买。一个菜园,满足了家家户户。菜园里的马莲,就与当时的菜结下缘分。当时没有塑料绳子,棉线、麻绳子代价毕竟高,又不耐长期雨淋。春种的菜苗一天天长大,该上架的蔬菜,从搭架开始,到结瓜长果。
野马莲就起到了?丝的作用。黄瓜架上用它固定秧苗,拉拽长瓜。豆角秧上,有它引领牵扯,均匀分布,架上攀爬。凡是上架的,需要固定的蔬菜秧,马莲的叶片就有了用途。尤其韭菜、豆角、蒜苔、大葱扎捆,马莲叶子最好不过:,秋季马莲成熟成革质叶,长长的叶子从基部割下来晒干,捆起来备用。用时少取合适的干马莲叶子用水潮湿一定时间,干脆的叶便韧性十足。新割的韭菜,不管是分到户家,还是集上买卖,都被马莲的叶片,捆扎的整整齐齐。
入了秋,一片一片的大白菜,需要捆起来壮心。马莲也能很好的起到作用。马莲给种园人带来了方便,随手采用,随用随长,无需刻意照料,没有价格,只是草有所用。野马莲,无私奉献,无怨无悔。它们虽然长于田边地角,却最大程度的服务于平民百姓。马莲,亦有可爱可贵之处吧。小时候的马莲花,只有菜园的马莲长的茂盛,花开的好看。
马莲,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了几十年,记忆的储存键上,从未被敲击过。然而,就在我步入老年的时候,它又走进了我的心,入了我的眼帘。
小城的绿化美化越来越好,很多没见过的景观树,美的迷人的花卉,在春里面盛开,从城里到城外,花开成海,迷恋了小城人的眼睛,甜了小城人的心,多了小城人的快乐,伴随着小城人的幸福。就在这些繁花里,我看到了野马莲的身影。马莲花,是用来点缀小城的,把它安置在了每株大树下的方形池子里,易活,耐受性强的马莲花,今春突长了起来,小城树下的马莲花,与远远近近的名花繁树,争着行人的眼睛,牵着小城人的心田。是它的出现,让我记起了小时候的野马莲。
现在,人们共识的名字是马兰花。我觉得合情理,长长扁扁的叶子,与兰花叶片近似,优雅的花儿,与兰的花媲美,观感上,并无逊色之感。更重要的是,野马莲的优势在于它的随性,撒下种子它便开花;也在它的韧性,任凭风霜雪雨,它依然活的潇洒。马兰花,虽不如人们侍养的兰花娇贵,但是,它作为绿化美化的花,从乡野洼下,走进了小城,遍布路旁闲空荒地的角落,奉献给人们的,将是更美好的精华。
马兰花,不是更有可敬可亲之处吗?
马兰花,像一个阔别以久的朋友、知己,在我心里萦萦绕绕了多日,才有了这篇拙文散记,文不洒脱,其意足够了吧 (西勘院退休职工:简彦武)